ID: 22322829

【大单元教学】20.5课件+教学设计:磁生电教学设计 --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电与磁》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

日期:2025-04-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1450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十,人教,设计,整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科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章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磁生电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和“发电机”两部分内容。“磁生电”是前面“电生磁”的逆向思维的产物,其中电生磁建立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磁能否生电呢?通过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建立磁与电之间的联系,是知识的自然延续。发电机就是电磁感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认识。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刚掌握电生磁的理论并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所以在教授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使得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以及发电机的原理。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严密,所以设计实验探究“电磁感应”是缺乏全面思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1)能描述电磁感应现象,概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能指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并能够运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能运用电磁感应现象解释发电机的原理;能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发电机,例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归纳发电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4)能复述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能识别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教学难点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4.评价量表 《磁生电》的评价量表任务列表任务要求(满分:10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任务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通过实验知道磁生电的条件,知道电磁感应现象(5分)任务二:发电机知道发电机的结构、原理以及能量转化。知道交流电(5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引入新课 在PPT上展示奥斯特实验,带领学生们一起回顾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也就是电能生磁。让学生们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在电能生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介绍法拉第探究磁可以生电的历程,引导学生们思考:法拉第探究出是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产生电的呢?让同学们也做一次法拉第一起来探究一下。 跟老师一起回顾奥斯特实验的相关内容,独立思考,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在电能生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磁能生电吗?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法拉第在磁生电这条路上的历程。 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与精神。引出实验“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任务二: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猜想与假设:通过引出电动机原理:电流+导体+磁场=运动,进一步带领同学们根据电动机的原理猜想得出:导体+磁场+运动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电流呢?根据这一猜想让学生们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做出猜想与假设。老师在学生做出猜想与假设以后,总结学生们的猜想与假设。实验器材:根据猜想与假设,准备实验器材:用蹄形磁铁来获得磁场,用灵敏电流表来显示有无电流,用导线来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形成电流。实验装置:将实验器材串联起来,如下图所示。设计实验: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根据所做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讨论完毕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学生分享完毕后,结合学生的设计方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与磁铁的磁场强度有关;让导线在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铁。与线圈的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