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 雾在哪里 《雾在哪里》选自部编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包含一篇古诗和两篇课文,都是同一个主题———想象,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整篇课文生动有趣,想象合理、奇特。 本单元安排了第三次写话练习,以猫和老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猫和老鼠是学生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的解读。通过想象类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 学情分析: 《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雾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的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可以利用学习伙伴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 本单元在《雪孩子》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 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定位 基础性育人价值: 1.学生通过图片、加一加、组词等多种方式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久、岸、步”等4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 2.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范读、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学科性育人价值: 借助固定句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并进行句群训练。 超越性育人价值: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基于价值定位的教学结构定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通过图片、加一加、组词等多种方式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 2、学生观察发现“于、久、岸、步”4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书写提示,清楚“于、久、岸、步”的书写要点,练习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3.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范读、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4.学生通过朗读、勾画、想象着说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80%的学生能借助 “无论……还是……都……”等连接词说一说雾来时的景色,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5、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重难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范读、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2.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教学模块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教的活动 学(做)的活动 评价方式与要点 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识记“雾” 1.猜谜语引出雾。2.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霜、雪、雷、露、雹”等,学生认读。认读生字,发现规律。3.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4.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5.齐读课题,读出疑问的语气。 1.认读生字,发现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