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有余数除法例3的内容。教材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主要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必须小于除数这两大知识点进行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天性爱玩,喜欢活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他们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正在不断发展。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对数与计算、空间图形、解决问题等数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归类和推理等数学活动经验。综合以上因素,本课用游戏贯穿全课,并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在操作中理解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圆片、课件。 学具准备:小圆片、练习本。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听数抱团 师:孩子们,想玩游戏吗?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听数抱团”,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清楚游戏规则,(几个孩子围成圈,老师喊一个数,就几个孩子分成一组,抱成团,)谁想来玩一玩,老师请8个同学上讲台来玩一玩,准备,老师喊“2”,真厉害!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弄清楚了游戏规则,那老师喊“3”,孩子们反应真快。 一、游戏激趣,感知意义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师:孩子们,来看,课前游戏第一次喊的是2,也就是两个孩子分成一组,抱成团,有剩余的孩子吗?第二次仍是8个孩子,喊的是“3”,像孩子们一样,3个孩子分成一组,还剩两个小朋友,还能在分一组吗?为什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了解游戏规则,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二)操作圆片,经历过程。 1.游戏一: 18个小朋友,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1)操作要求:①拿出①文件袋中的18个小圆片,代替18个小朋友,使6个圆片分成一组。 ②同桌两人合作,边分边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③操作完成,坐端正举手示意。 (2)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来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18个小朋友,每6个分一组,可以分3组)师追问:分完了吗?有剩余吗? (3)全班集体练习完整表达分的过程和结果(18个小朋友,每6个分一组,可以分3组,刚好分完,没有剩余),(强调刚好分完,没有剩余。) (4)师:这个过程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指名列算式(18÷6=3组),师板书后追问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呢 (求18里面有几个6,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2.游戏二: 18 个小朋友,每7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組 (1)学生尝试列算式,师:这个问题谁会列算式解决呢?师板书: 18÷7= (2)学生用圆片继续玩游戏。 操作要求:①用桌面上的18个小圆片代替18个同学,使7个小圆片分成一组。 ②同桌两人合作,边分边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③操作完成,坐端正举手示意。 (3)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来分圆片,操作完后,指名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18个小朋友,每7人分一组,可以分2组,还剩余4人) (4)师追问: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剩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