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我心目中的英雄”宣讲会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责任”,在单元导读页中引用了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中的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伤害而躲避祸患。本单元编排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和《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三首古诗中,有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有企盼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还有忽闻平叛捷报的狂喜之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体现了毛主席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军神》表现出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清贫》则展现出方志敏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这些都体现了先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新课标在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围绕这一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的学习活动,《青山处处埋忠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军神》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和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清贫》要求学生从方志敏的自述中感受他的崇高品质。从教材纵向的能力进阶来看,“通过多种描写体会人物内心”这一阅读能力的发展循序渐进,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加丰富、细腻、深入。 册 序 单 元 阅读要素 四上 第六单元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 第七单元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上 第六单元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五下 第四单元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它与单元阅读要素有一定的关联性,需要引导学生在体会人物内心时,进一步思考课文是如何将人物的内心表现出来的,从中学习表达方法。 学习任务群定位 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单元语文要素及教材特点,本单元可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设计,确定主题及学习活动。其合理性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单元人文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站在语文学科育人的角度,感受革命英雄形象,实现文道统一。这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的学习内容相契合。 其次,单元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与品味语言和创意表达相融通。借助具体的任务和情境将“立足文本语言”与“内化对英雄的认同”相连接,可以让课堂所学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底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再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创意呈现作品,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学习主题 联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责任”,以“‘我心目中的英雄’宣讲会”为学习主题统摄该单元学习全过程,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开展丰富的文学读写活动。 言语实践环境围绕“责任”进行一体化设计,组织“回归唐宋,歌古代英雄”“抗日战争,赞军神之坚”“护国战争,咏英雄之洁”“抗美援朝,颂英雄胸———“情景再现,诉英雄心声”“‘我心目中的英雄’宣讲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阅读表现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事迹的诗歌、小说等,感受他们伟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