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律动青春教学设计 课题 律动青春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律动青春》是七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中的第二课。本课以雕塑艺术为切入点,围绕“青春的律动”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感受雕塑作品中人物动态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美感。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如《冬奥之约》《走向世界》等,帮助学生理解雕塑的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本课内容丰富,涵盖了雕塑的基本知识、艺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掌握动态人物雕塑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黏土等材料创作出具有一定动态感和表现力的雕塑作品。2.创意实践:培养学生在雕塑创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包括主题表达、素材选择、表现风格和材料特点等。3.审美感知:通过欣赏雕塑作品,培养学生从造型、色彩、材质等多角度感知艺术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4.文化理解:通过分析雕塑作品的文化内涵,如《冬奥之约》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重点 理解雕塑作品中人物动态的表现手法及其与主题的关联。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具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人物动态雕塑作品。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PPT学生准备:课本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校园中学生充满活力的活动视频(如运动会、文艺表演等),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人物的动态。提问学生:“这些充满活力的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要用雕塑的形式来表现这种青春的律动,你会怎么做呢?”引出本课主题———《律动青春》,并展示PPT封面,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讲授新课 1.雕塑基础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雕塑的定义,向学生介绍雕塑是一门造型艺术,包含雕、刻、塑三种方法,并强调雕塑作品具有一定的体量和空间感。利用PPT中的图片,展示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三种雕塑形态,分别讲解它们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雕塑的分类有直观的认识。2.雕塑作品欣赏与分析(1)展示《冬奥之约》雕塑作品图片,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材质及所处环境等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造型方面:提问学生作品中人物塑造的特点,如塑造了哪两位花样滑冰健儿,他们的姿态如何,整体构图有什么寓意等。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其生动展现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优雅姿态和运动活力,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寓意。·色彩方面:介绍作品采用的“七彩金”材质,让学生观察其在光线下的色彩变化,并思考这种色彩象征着什么。教师讲解其象征奥运的辉煌与荣耀,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材质方面:分析不锈钢与七彩金材质的特性,如不锈钢的坚固耐用和镜面反射特性,以及七彩金的特殊工艺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通过提问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材质对雕塑艺术美感的影响。·环境方面:展示《冬奥之约》所处的冬奥村升旗广场环境图片,让学生思考作品与环境的互动性。教师总结其动态设计和镜面反射特性使作品能够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展示《走向世界》雕塑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造型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简洁概括的塑造手法和夸张变形技法表现竞走运动员的动态和精神的。提问学生这件作品为什么能让人印象深刻,教师总结其主动势、流线造型、线与线之间的生命律动以及独具匠心的底座设计等因素。3.雕塑创作步骤讲解利用PPT展示动态人物雕塑制作的步骤:摆动态、制骨架、包锡纸、裹黏土、着色整理。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在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