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寓言二则 12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自学要求: 1.你以前读过哪些寓言?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故事吧! 2.自读课文,想想文中的这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用“———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同学间可相互交流认字方法。 亡羊补牢 绵羊 山羊 狼 亡 圈 此 寓 则 坊 我们一起摘苹果 叼 悔 牢 钻 我会写 亡 牢 钻 劝 zuān 灭亡 死亡 钻研 钻进去 wáng láo quàn 牢固 牢房 劝告 劝说 我会写 丢 告 丢失 丢弃 diū gào 通告 告密 多音字组词 圈 juàn ( ) 羊圈 quān ( ) 圆圈 钻 zuàn ( ) 钻石 zuān ( ) 钻研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 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在一天晚上从窟窿钻进羊圈叼走了他的羊,街坊们都劝他把窟窿补上,可这个人认为羊已经丢了,没必要在补羊圈。于是第二天晚上,他又丢了一只羊。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他很后悔,赶紧把羊圈修补好了,之后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读课文,想想文中的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道理: 一是不要对存在的失误抱有侥幸心理,理所当然地认为失误产生只是意外,不会再次发生;二是知道错了要马上改正,不要一错再错,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板书设计 丢了一只羊 狼来 街坊劝:补羊圈 不接受 狼又来 又丢了一只羊 第二天 晚上 修羊圈 养羊人后悔 羊再也没丢过 晚上 对于存在的失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知错就改。 养羊人 (羊圈有个窟窿) 揠苗助长 yà 喘 焦 我们一起摘苹果 截 疲 筋 筋 jīn 皮筋 筋骨 抽筋 我会写 疲 pí 疲惫 疲劳 筋疲力尽 1.故事中的这个人,为什么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2.为了让禾苗尽快长高,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3.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里看到了什么? 读课文 ,思考下面的问题。 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天天去田边看禾苗,但是禾苗却一点也没有长高。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们长高。 他儿子到田里看到禾苗都枯死了。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 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把事情弄糟。 例句: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 求成,揠苗助长。 筋疲力尽: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 力气也没有了。 例句: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的筋疲力 尽。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但如果我们违背其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一寓言还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要尊重自然规律。 板书设计 一个种地的人 禾苗长得慢 焦急,想办法帮禾苗长 把禾苗往高里拔 儿子看到 禾苗长高一大截 当时 第二天 禾苗都死了 一下午 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启发结论 1.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