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8344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865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经济,必修,选择性,2019,历史
  • cover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科书 书 名: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借助相关材料,站在历史解释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理清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2.借助相关中外城市化图片,立足于时空观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3.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能力,借助材料与图像,概括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4.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能力辩证地分析城市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和问题。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卫县”“本世纪中卫市”图片) 教师讲述:结合这组照片同学们能从深圳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认识到到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变革。 ·概念解读:何为“城市化” 材料:城市化(城镇化)是一个变传统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王旭《美国城市史》 教师讲述:“城市化”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新课讲授 (一)近代城市之缘 1.西方城市化的发展 (1)背景 【探究活动一】:工业革命之后大工厂制度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材料: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 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 ———[法] 保尔·芒图著,杨人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教师讲授:由此我们看出,蒸汽机催生了工业革命,使得生产集中于城市,于是人口就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以及消费市场。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的满足也促进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因此,城市化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历程 【探究活动二】:近代城市化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工业革命:以英国为首,城市化起步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增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殖民地、半殖民地则缓慢地跟进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持续增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速度加快 2.中国城市化历程 【探究活动三】:中国近代城市化起步特点及原因 时间城市化进程阶段鸦片战争后城市化起步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后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 (1)起步阶段 教师讲授:中国城市化的起步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在沿海的城市设置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开启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 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了呢? 一个是外力的影响,西方的这种船舰利炮打开我们国门,西方的工业文明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到了通商口岸,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外国商品还有本国的这些工业产品刺激之下,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无地可种的农民们就会进入到城市里面来进行生产,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比较晚,具有半殖民地的特征,很多城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