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8669

18 短文两篇 爱莲说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826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短文,两篇,爱莲,同步,分层,作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短文两篇 爱莲说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B.自李唐来/怡然自得 C.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 D.可爱者甚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xiǎn) 惟吾德馨(xīn) 溯流逆上矣(sù) B.愿为市鞍马(wèi) 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爱者甚蕃(fān) C.可汗大点兵(hán) 啮沙为坎穴(niè) 僧募金重修(mù) D.湮于沙上(yān) 康肃忿然曰(fè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4.【解密码】 借助花木来表达情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请你探究文人们将“花和人”联系在一起表达情志的文化密码,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驿路梨花”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歌颂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B.《一棵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C.《爱莲说》的文体是“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文中抒发了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 D.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回想十多年前的藤萝花写到赞美眼前的紫藤萝,通过对比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年龄称谓中,“及笄”指女子十五六岁的年纪。 B.农历七月初七,又称少女节或七夕,习俗有穿针乞巧、拜织女、晒书晒衣等。 C.一二十四个节气,惊蛰之后是春分,芒种之后是夏至,寒露之后是霜降,立冬之后是小雪。 D.《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学”“诗”“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6.小杨对课文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请你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完全正确(  ) A.《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谦卑、好强上进的农民形象。正是以父亲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搭建起了最厚重的台阶。 B.《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赞美了莲的君子风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叶圣陶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确是人之师表。 D.《卖油翁》中的卖油翁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不仅有一手倒油的好功夫,还善于巧妙类比,让骄矜暴躁的陈尧咨打消了怒气。 二、填空题 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   ,   。 9.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三、语言表达 10.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