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0177

19.测试与改进(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1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74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科学,三年级,教版,人教,格式
  • cover
人教鄂教版 三级下册 《多样的动物》单元 19.测试与改进 教学设计 单元 《动力小车》 课题 19.测试与改进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3-4年级 ③根据需求和限制条件,比较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合理性。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3-4年级 ④利用常用工具,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⑤知道制作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尝试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改进并展示。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够识别和控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变量,并能就可变因素对改变、影响实验结果作出初步解释。 科学思维 能够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 探究实践 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发现小车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态度责任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多种改进方法。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够识别和控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变量,并能就可变因素对改变、影响实验结果作出初步解释。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知道技术与工程的基本流程,初步体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教师:2.秒表,卷尺,改进小车可能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制作的动力小车1辆;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问题:介绍和测试动力小车(预设5分钟) 1.观察导入(PPT) 谈话:我们的动力小车都制作完成了,它们有什么特点?达到我们的任务要求了吗?下面请同学们来介绍和测试。 教师可以拿出一辆学生制作的动力小车,以这辆小车为例,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制作的动力小车,如动力装置是什么类型、有何特点、怎么制作的、选用的是什么材料等。 科学实践:展示并测试动力小车(20分钟) 介绍并说明自己制作的动力小车。 谈话:下面请各组观察自己制作的动力小车,说一说它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的?有哪些特点?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介绍自己组动力小车的特点。 2.测试动力小车。谈话:我们的小车性能怎么样?能够行驶多远?它的行驶速度怎么样?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各组学生进行测试动力小车的活动。学生要测量动力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可以测量3次,并形成测试报告。 3.班级展示。 谈话:下面请各组对自己的动力小车进行展示。教师依次请各小组上台展示,并让大家做好分工。在一个小组展示时,教师要提醒其他小组认真观摩,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其他小组展示和测试情况,将动力装置的类型、选择的材料、特点与不足等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记录单中,为后面的组间评议做好准备。展示活动可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也可以将产品性能做成说明书的形式进行。 相互评议。 谈话:刚才各组将设计和制作完成的动力小车都进行了展示,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设计制作的动力小车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何改进?围绕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问题,比如动力是否充足、材料使用是否合理、外型是否美观、动力装置设计是否合理、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是否达到任务要求等。评议中要记录各组小车的优点和不足。 介绍动力小车的同时要把自已组制作的动力小车的特点及设计、制作过程进行整理,为下一环节的全班展示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测量小车行驶的时间、行驶距离的环节进行指导,确保起点相同,可以多次测量,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这个环节的教学也可在室外进行,对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