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0217

17.赛小车(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53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车,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
  • cover
人教鄂教版 三级下册 《物体的运动》单元 17.赛小车 教学设计 单元 《物体的运动》 课题 17.赛小车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4年级 ①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②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 ③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大致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知道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思维 能利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基于测量的数据判断速度的大小。 探究实践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制定简单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运用分析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 乐于尝试、分工协作,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利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基于测量的数据判断速度的大小。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制定简单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运用分析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教师:1.小车(每组两个不同型号的玩具小车),硬纸板,磁铁,细绳,钩码,秒表,皮尺。 2.有关现代交通工具的视频资料。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问题:如何让小车动起来(预设5分钟) 1.观察导入(PPT) 教师播放小车赛跑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想不想举行一场小车比赛?如果想要赛小车,首先我们要让小车动起来,如何让小车动起来呢? 2.讨论交流。 教师提供玩具小车,让学生玩玩小车,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些方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 玩小车、赛小车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玩小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实践: 让小车动起来(20分钟) 让小车由静止到运动。 教师出示小车,利用教科书中的图片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让小车动起来。学生先进行交流,然后开始活动。教师将学生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进行汇总。根据学生的各种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归纳和思考: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说一说是什么让小车动起来的。学生交流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小车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探究小车运动变化与力的关系。 谈话:如果对小车施加大小不同的力,它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在小车的两端分别挂上数量相同或不同的钩码,先让学生对小车的运动情况进行预测并记录。然后开展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开始实验时,可以两边各挂一个钩码,然后两边加不同数量的钩码。多次实验,观察小车运动的方向快慢的变化。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改小车两端的钩码数量(两端数量一样或数量差距增大小车的运动会有什么变化? 归纳和总结。 谈话:根据以上实验,说一说小车的运动变化和力有什么关系。 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小车运动的方向和运动变化的快慢与受到的力有关,受到的力越大,运动的变化越快。 (三)科学实践活动二: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宣布我们下面将举办一个小车比赛,看看哪辆小车跑得快。从简单的赛车方法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