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0280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7052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游记: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以记叙旅途见闻(如某地历史沿革、社会风尚、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等)为主,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一般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享受。 文体知识 1、梳理游踪,了解课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2、品味语言,感受各拉丹冬雄伟、圣洁、瑰奇之美。 3、运用批注,体会作者在各拉丹冬独特、细腻、丰富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目标 各拉丹冬 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是长江的源头。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1976年进藏,也正是这一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走进作者 棱 角 虔 诚 蠕 动 豁 然 蜷 卧 懈 怠 蜿 蜒 敦 实 腈 纶 黧 黑 léng qián rú xiè dài wān yán huò dūn jīng 字词积累 【黧黑】形容黑。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皱褶】皱纹,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quán lí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新课导入 任务一:理所至 浏览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转换的词语,梳理作者的游踪。 在草坝子安营扎寨 冰塔林的砾石堆 沿冰河接近冰山 置身冰窟 再入冰塔林 第一天 第二天 进入冰塔林 移步换景 任务一:理所至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值得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作者在不同地点看到的景色,仿照示例,批注作者笔下各拉丹冬景色的特点。 要求:圈出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词、句,从修辞、手法、炼字等方面进行分析,用一两个词概括景物的特点。 任务二 品所见 例:“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各拉丹冬比作“白色金字塔”, 写出了各拉丹冬雄壮和高峻。 统领 劲旅 在各拉丹冬,能看到威严奇美、精致柔美的自然风景,因此走上一遭是值得的。 ①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②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③是琼瑶仙境……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④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任务三 悟所感 1、跟随作者游踪的变化,她在欣赏各拉丹冬的美景之时,心中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各拉丹冬,从亘古到永久的自然能启发游览者对历史的追索,人的心灵由此打破时空的限制,因此走上一遭是值得的。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历尽艰辛 2、作者在各拉丹东历经了哪些艰辛? 环境的艰辛 个人的艰辛 任务三 悟所感 助读材料 补充资料 一 西藏之于我是漂泊地,也是归宿,今生将以走遍西藏为骄傲。 ———马丽华 补充资料 二 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刘延《如风的马丽华》 补充资料 三 大自然并不因、也不为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万千物象结合成一个自然,万千物象又都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个人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