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金色的鱼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 课 程 导 入 有感情地朗读《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 程 导 入 延安 大会师 激战腊子口 过草地 懋功会师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血战湘江 瑞金 背 景 资 料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红军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终于在1936年10月胜利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课 程 导 入 在这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回忆长征的文章《金色的鱼钩》。 字 词 学 习 严峻 威胁 合不拢 衰弱 回味 碗筷 搪瓷碗 弥漫 熬过 蚯蚓 青稞面 勉强 情绪 念叨 粗糙 瞻仰 奄奄一息 收敛 课 文 讲 解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委托,尽心尽力的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课 文 讲 解 课 文 讲 解 接受任务(1-2): 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课 文 讲 解 护送病号(3-22):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课 文 讲 解 壮烈牺牲(23-33):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课 文 讲 解 永远怀念(34): 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合 作 探 究 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描写老班长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进一步探讨“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读 — 你画的句子 (2)谈 — 自己的感受 (3)探讨— 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神 态 描 写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神 态 描 写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的神态 “喜出望外”可以看出老班长发现一条鱼时高兴的样子; “收敛了笑容”是当老班长看到三位小战士都不吃鱼汤时的表现; “露出了一丝笑意”是因为老班长看到三位小战士都吃完了鱼汤,他于是放下心来,露出了笑意。 先人后己 动 作 描 写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老班长坚强的革命意志,尽职尽责,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9-11) 嚼草根、吃鱼骨 让“我”保守秘密 老班长:舍己为人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28-30) 生命垂危 不忘责任 党的话永记心头 老班长:赤胆忠心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这两句话说明了老班长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如有“千斤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