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3482

6.4.1 找规律(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418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4.1,规律,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4.1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难为易、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观察、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并形成善于总结、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并建构规律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整理的相关信息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能运用一定的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一、情境导入 1.如果我们班每两名同学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2.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思想解决这个问题,把它“化难为易”,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找到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一、发现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 学生逐步经历数形结合的连线过程,随着点数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 二、引导合作 1.从易到难,感知算理。 (1)为了方便,老师用点来表示上台的同学,用连线表示握手的次数。先邀请2名同学上来示范,2名同学握手几次? 【板书:2名同学 1次】 (2)请思考第3名同学上来握手,在原来的基础上会增加几次? 为什么增加2次?3次是怎么得到的? 【板书:3名同学 3次】 (3)板书:1+2=3(次)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 (1)2名同学上来示范,学生观察并思考。 2名同学握手1次。 (2)第3名同学也上来示范,学生观察并思考。 3名同学握手3次。 (3)学生先独立思考:为什么增加2次?3次是怎么得到的?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寻找规律 请你根据刚才握手的情况,连一连,填一填。(把每个同学看成一个点,分别用字母表示) 思考:两点形成一条线段,三个点最多形成几条线段?四个点、五个点最多形成几条线段? 3.发现规律 师:观察表格,大家能够发现什么规律吗? (1)观察“人数”,即点数和“增加的次数”,即增加的线段条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观察“人数”和“总次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解决问题 请你根据规律,算算12名同学两两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20名同学呢? 5.想一想,有没有简便方法? (1)等差数列求和在初中还会进一步学习探究,在小学我们把它叫作配对求和。 PPT播放视频。 (2)根据配对求和的公式快速算出20名同学两两握手要握多少次。 (3)那如果有n个同学呢? 2.活动二: 连一连,填一填,寻找规律。 预设: 人数23456增加 次数023总次数136 3.活动三: 学生观察表格,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1:增加的次数(线段条数)比人数(点数)少1。 预设2:从1开始的(人数-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4.活动四: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全班订正。 5.活动五: 观看视频。 学生根据“配对求和”的公式快速算出20名同学两两握手要握多少次。 预设1:20×(20-1)÷2=190(次) 预设2:1+2+3+…+(n-1) 预设3:n×(n-1)÷2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找规律,填数。 (1)1、4、9、16、(  )、 (  )、(  )。 (2)、、、、(  )、 (  )、(  )。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 (1)25、36、49 (2)、、 2.变式练习 按下面的方式摆桌子和椅子,一张桌子可以坐4人,两张桌子可以坐6人…… 照这种方式摆下去,10张桌子可以坐(  )人,n张桌子可以坐(   )人,坐60人需要(  )张桌子。 2.变式练习 预设:22人 2n+2 29 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