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3487

6.4.2 列表推理(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413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6.4.2,列表,推理,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4.2 列表推理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整理的相关信息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以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知推理的方法和依据,建构推理框架。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小红和小明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 (2)小红、小丽、小刚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小丽拿的什么书? 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板书课题:列表推理】 一、发现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 预设1:根据小红说的话可知她拿的是语文书,小明拿的是数学书。 预设2:根据小红和小刚说的话可知小刚拿的是科学书,小丽拿的是数学书。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将思维充分调动起来,重视“说”的过程,在“说”的过程的基础上再进行对比交流和优化,并相应渗透数学的思想,体悟数学的简洁美。 二、引导合作 1.出示第100页例2。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位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只要每班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2.理解题意。让学生说一说理解的意思。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 预设: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活动二: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预设: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班长,每班有2位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在单一信息推理的基础上出示复合信息推理练习,让学生学着如何抓住突破口,促使推理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为今后更复杂的推理做好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 3.引导推理。 (1)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 (2)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只能和谁同班? 4.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这些条件又说明了什么? 5.看了这些条件你有何感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么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一试。 课件展示问题: 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填写下表: ABCDEF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板书:】 ABCDEF第一次111000第二次010110第三次100011 教师: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指名学生答一答,并进行集体评议。 【板书:A、D同班,B、F同班,C、E同班】 6.教师:如果不用列表,能直接根据条件推理吗? 3.活动三: 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预设:(1)A不可能和B、C同班。 (2)A只可能和D、E、F同班。 4.活动四: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预设:A也不可能和E、F同班,所以A和D同班。 B不可能和A、C、D、E同班,所以B和F同班。 最后C和E同班。 5.活动五: 预设: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后汇报。 列表的方法。 6.活动六: 议一议,互相交流,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预设:用排除法进行推理。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