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3593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课时练(含答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3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八年级,语文,7课,大雁归来,课时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课时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枯 燥( ) 稀疏( ) 弥漫( ) 蹼鹬( ) 黑鹂( ) 沙锥鸟( ) 频繁( ) 滑翔( ) 目空一切( ) 偷偷摸摸( ) 雾霭( ) 缄默( ) 迁徙( ) 赌注( ) 沼泽( ) 瞄准( ) 狩猎( ) 盘旋( ) 喧嚷( ) 邀请( ) 凋零( ) 2.给加点的多音字和形近字注音。 迁徙( ) 徒步( ) 雾霭( ) 和蔼( ) 曲线( ) 曲目( ) 晃眼( ) 晃动( ) 奔丧( ) 丧失( ) 单调( ) 调整( ) 冲破( ) 冲床( ) 混蛋( ) 混乱( ) 五更( ) 更加( ) 角斗( ) 号角( ) 3.解释词语。 凋零: 顾忌: 迁徙: 窥探:。 雾霭: 狩猎: 沼泽: 预料: 生气: 预期: 久别: 盘旋: 喧嚷: 枯燥: 稀疏: 深沉: 目空一切: 坚定不移: 一声不响: 弥漫: 4.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告诫人类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伤害处于弱势的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睦相处,自然界才会更精彩。 B.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呼之欲出,无论是描写大雁的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都是按照大雁的行为过程有层次地加以描写的。 C.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的确,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 ,他喜欢观察它们 ,研究它们 ,知之愈多 ,爱之愈深。 D.本文仅仅通过比喻的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的活动,说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野生动物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绛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而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6.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写出与雁有关的诗句。 二、课内阅读感悟。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到了。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戚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