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期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类型、特点并理解其作为地球内部分层依据的原理。 2、运用示意图,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及地理意义。 3、理解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壳 · 地幔 · 地核 敲瓜判瓜 震地探地 如何探究看不到的“世界”? 深挖看球 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传播速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几次明显的变化? (2)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应该将地球划分为几个圈层? (3)在某次变化中,横波速度突变为0 ,说明其下层介质肯定不是何种状态? 根据地震波特性和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地震波名称 传播介质 传播速度 纵波 固/液/气 快 横波 固 慢 速度增大 纵波变慢,横波消失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33 2900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圈层名称 分界面 厚度 特 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km 约2800km 约3400km ①地壳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②地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分为内核(固态)和外核(液态)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完成下表: 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易混淆点:地壳、岩石圈的区别和联系 厚度 范围 联系 示意图 地壳 海洋5-10km 地表至 莫霍界面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大陆:39-41km 岩石圈 70-100km 地表至 软流层 知识拓展 1、地震发生时,首先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2、地震在海洋中发生时,坐在船上的渔民是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先上下晃动再左右晃动;因为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 只有上下晃动;因为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态中传播,而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 3、哪一种波的破坏性大?黄金逃生时间指? 横波;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 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横波 纵波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序号的 A.① B.② C.③ D.④ C 课堂提升练习 2.左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D 甲 乙 丙 丁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结构 外部结构 划分依据 课堂知识总结 分层 岩石圈 地震波 纵波 横波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谢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