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6379

5《草船借箭》 课件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91236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草船借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草 船 箭 借 诸葛亮 周瑜 鲁肃 曹操 华夏大地,悠悠千载,漫长的文化历史仿若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这条浩瀚长河中,有四颗璀璨明珠,它们历经岁月洗礼,非但没有丝毫黯淡,反而愈发熠熠生辉,那便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被许多人误以为该书内容就是中国三国时期的正史。 前言导读 《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等。 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火烧赤壁 三国演义 空城计 桃园结义 单刀赴会 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割据。曹操官渡胜袁绍后统一北方,公元208年率大军南下,荆州刘琮投降,刘备败退后与孙权联合抗曹,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抵御曹军。周瑜作为孙吴大都督,虽与刘备联手,却忌惮刘备集团发展,为刁难诸葛亮,限他十日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深知孙刘联合的重要性,也想借机展示实力,便立下军令状,称只需三天,由此引出草船借箭这一妙计。 背景简介 一起欣赏 课后题:你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说一说 曹操 曹操 周瑜 诸葛亮 瑜 忌 督 幔 寨 擂 呐 弩 丞 zhài yú jì dū màn léi nà nǔ chéng 我会认 寨 丞 妒 插 瑜 忌 督 委 弩 呐 鲁 擂 dù jì cáo dū wěi lǔ zhē zhài léi nà chā 鲁 妒 忌 曹 督 委 遮 寨 擂 呐 插 我会写 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草船借箭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诸葛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体现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地方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思考: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 当时诸葛亮心里想了些什么 军令状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立下军令状意味着必须完成任务,不然就要受罚。当时诸葛亮可能在心中暗想对策,也可能在暗笑周瑜上钩了…… 课文赏析 诸葛亮这么机智,为什么不推掉这个任务呢 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替周瑜借十万支箭呢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 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课文赏析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