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7302

1.2分离定律导学案(有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2

日期:2025-04-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271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必修,苏教版,生物,学期,高一
  • cover
1.2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 一、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实验材料———豌豆,其作为遗传材料的特点及优势 特点 优势 严格的_____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 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且能_____地遗传给后代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子代个体数量多 统计结果可靠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说明 (1)P具有_____性状 (2)F1全部表现_____性状 (3)F2出现_____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4)实验结果与正交、反交无关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理论解释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决定的。 ②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_____。 ③遗传因子在亲本_____中成对存在。且彼此_____,互不混杂。 ④F1可以产生数量_____的含有不同_____的配子。 ⑤F1自花受粉时,_____的两性生殖细胞之间结合的概率_____。 ⑥F2中三种类型,如果F2植株数量足够多,则三种类的数量比为:AA∶Aa∶aa=_____,_____和_____都表现为紫花,aa表现为白花,因此F2中紫花豌豆∶白花豌豆=_____。 (2)遗传图解解释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_____,即让F1与_____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 (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_____,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_____,产生_____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_____,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_____发生了_____。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发生时间:在形成_____时。 (2)实质:当细胞进行_____时,等位基因会随着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_____遗传给后代。 2.表现型与基因型 (1)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_____称为表现型。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称为基因型。 3.纯合子与杂合子 (1)纯合子:基因组成_____的个体,如_____。 (2)杂合子:基因组成_____的个体,如_____。 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1)两个小罐分别代表_____。 (2)小球代表_____,红球代表含基因A的配子,绿球代表含基因a的配子。两种颜色小球的数目_____,代表雌雄个体各产生数目____的两种配子。 1.纯种红花金鱼草与纯种白花金鱼草杂交,F1植株都开粉红花,能否判断金鱼草花色的遗传是融合遗传还是不完全显性? 2.尝试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证明金鱼草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1.番茄果实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为了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用该红果与红果纯合子杂交 B.用该红果与黄果测交 C.让该红果植株自交 D.用该红果与红果杂合子杂交 2.下列关于自交和测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测交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自交可对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纯化 C.自交不能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自交和测交均可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3.孟德尔指出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遗传中消失,下列遗传现象支持孟德尔上述观点的是( ) A.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 B.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全为粉红花 C.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代有圆粒和皱粒,且比例为1:1 D.绿色叶紫茉莉与白色叶紫茉莉正反交子代结果不同 4.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子的长耳朵和短尾巴 B.人类的单眼皮和蓝眼睛 C.水稻的易感稻瘟病和抗稻瘟病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测交实验能检测显性个体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C.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