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7309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有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5-02-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40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必修,人教,生物,学期,高一
  • cover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与结果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 F1          ↓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理论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2)F1产生配子时, 彼此分离, 可以自由组合。 (3)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且数量相等。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 2.遗传图解 3.验证方法: 。 4.遗传图解 (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 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 。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1产生 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 自由分离定律 1.发生时间: 时。 2.遗传因子的关系:控制 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1.实验选材方面:选择 作为实验材料。 2.对生物性状分析方面:先研究 性状,再研究 性状。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方面:运用了 方法。 4.实验的程序方面:提出问题→实验→分析→ (解释)→验证→总结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 。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 3.等位基因:控制 的基因。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1.在育种工作中,用 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以使不同亲本的 。 2.在医学实践中,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家族系谱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为遗传病的 提供理论依据。 1.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如何? 2.若n表示生物个体所含有的等位基因对数,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多少? 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多少?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中父本产生的4种配子的数量相等 B.F1中母本产生的4种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中父本和母本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的结合概率相等 D.亲代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的数量相等 2.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不同种类配子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3.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5黑光∶16白粗∶5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11黑光∶9白粗∶11白光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型,其比例约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5.若具有黄色/绿色、圆粒/皱粒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黄色圆粒,F2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 3:3: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让F2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6: 8:2: 1 B.F2出现9+3:3:1的条件之一是F1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且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C.F2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亲本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D.F2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 6.燕麦颖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