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教师专用教案 年级 至 学年度 第 学期 科 第 周 教师 课题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遗传因子的发现》的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一课时。在前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掌握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以及3:1的性状分离比。本节课将深入探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区分两对遗传因子如何分离,又如何进行自由组合。重点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核心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F2代的表现型比例及其背后的遗传规律。 学情 分析 经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遗传问题。然而,对于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尤其是在理解和计算F2代的表现型比例时。此外,学生对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加深理解。因此,本节课将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背后的遗传规律。 教学 目标 与 核心 素养 1. 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掌握F2代的表现型比例及其背后的遗传规律。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理解其适用范围及生物学意义。(生命观念) 2. 学会使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的设计与验证。 通过观察和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探究) 2. 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思维) 3. 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1. 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掌握F2代的表现型比例及其背后的遗传规律。 2. 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理解其适用范围及生物学意义。 3. 学会使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的设计与验证。 教学难点 1. 理解F2代中出现的新性状组合及其数量关系。 2. 掌握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同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3. 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复杂的遗传问题。 教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模拟实验法 学法 小球(标记Y和R的绿色小球、标记y和r的黄色小球)、两个带盖小桶、统计表格、PPT展示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对话情境】 邓肯: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又有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 萧伯纳:若他具有我的相貌和你的智商,那不就糟了? 【提问】 (1)假设他们俩真的结婚了,那么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美和丑、聪明和愚钝是两对相对性状,那两对相对性状是怎么遗传的呢? 【温故知新 】 引导学生回顾分离定律内容,运用分离定律画出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杂交的遗传图解 孟德尔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粒的。 为什么院子里只要是黄色豌豆都是饱满的圆粒,只要是绿色豌豆都是干瘪的皱粒 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提出问题: 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呢 2.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粒的吗 动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展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分析讨论】 设疑: (1)为什么要对亲本进行正交与反交实验?正交反交结果如何? (2)亲本结出的种子是第几代?表现出什么性状?说明什么性状是显性性状,什么性状是隐性性状? (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是什么? (4)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5)这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 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建构重要概念。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