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7437

6.3《来自地球的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日期:2025-09-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264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提升,科版,八年级,物理,初中,能力
    6.3《来自地球的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天河期末)掬为双手捧,“掬手为升,四升为豆”,古时用“升、豆”为计量单位、一“豆”土壤所受重力约(  ) A.16N B.160N C.160g D.1.6kg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双手捧的土壤约400g,即0.4kg;“掬手为升,四升为豆”,则一“豆”土壤所受重力约 G=mg=4×0.4kg×10N/kg=16N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也是物体重量的来源。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2024八下·黔东南期末)物理图像可以用来直观且定量地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图所示图像,不能表示一定条件下的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  ) A.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B.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C.弹簧的拉力和长度之间的关系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一定,由s=vt可知,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该图像可以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故A正确; B.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一定时,故该图像能反应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故B正确; C.该图像能反应弹簧的伸长量(不是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故该图像可以反映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象可知,为一正比例图象,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解答。 3.(2024八下·双城期末)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关于物体重力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B.一本初中物理书的重力约为10N C.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D.一根铅笔的重力约为5N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受到的重力G=mg=0.05kg×10N/kg=0.5N,故A正确; B、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00g=0.2kg,其受到的重力G=mg=0.2kg×10N/kg=2N,故B错误;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C错误; D、一根铅笔的质量约为10g=0.01kg,其受到的重力G=mg=0.01kg×10N/kg=0.1N,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先估出物体的质量,再由G=mg得到物体的重力,最后分析哪个选项合理。 4.(2024八下·甘孜期末)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首次把质量约为1731g的月球土壤样本成功带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壤带回地球后重力变小 B.月壤带回地球后重力不变 C.月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月壤带回地球后密度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土壤的质量不变,地球上的g大于月球,由可知,带回地球,土壤的重力变大,故AB错误; CD.土壤的质量不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体积变小,由可知,密度变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形状、温度、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分析即可。 5.(2024八下·蓬溪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开始了他们约6个月的太空征程。长时间生活在微重力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问题等影响。定期锻炼是航天员减轻或避免这些影响的方式之一。下列不适合航天员在空间站内进行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