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0011

专题六 课外文言文训练 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30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答案,八年级,语文,初中,学年
    专题六 课外文言文训练 何岳还金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②;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劝令留金也 恐:担心 B.其人欲分数金为谢 谢:答谢 C.何利此数金乎 利:利益 D.俟他日来取 俟:等待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 B.第二天一早,何岳就带着捡来的银子四处寻找失主。 C.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存在何岳那里。 D.何岳托付官员的侄子把箱子带回给那位官员。 3.将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肉食者鄙”,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食肉之人之不善谋者,以肥腻之精液,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其心,使之不复有窍也,此非予之臆说,夫有所验之矣。 诸兽食草木杂物,皆狡黠而有智。虎独食人,不得人则食诸兽之肉,是匪肉不食者,虎也;虎者,兽之至愚者也。何以知之?考诸群书则信矣。“虎不食小儿”,非不食也,以其痴不惧虎,谬谓勇士而避之也。“虎不食醉人”,非不食也,因其醉势猖撅,目为劲敌而防之也。“虎不行曲路,人遇之者,引至曲路即得脱。”其不行曲路者,非若澹台灭明①之行不曲径,以颈直不能回顾也。使知曲路必脱,先于周行食之矣。《虎苑》云:“虎之能搏狗者,牙爪也。使失其牙爪,则反伏于狗矣。”迹是观之,其能降人降物而藉之为粮者,则专恃威猛,威猛之外,一无他能。世所谓“有勇无谋”者,虎是也。予究其所以然之故,则以舍肉之外,不食他物,脂腻填胸,不能生智故也。 然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其说不既有征乎?吾今虽为肉食作俑,然望天下之人,多食不如少食。无虎之威猛而益其愚,与有虎之威猛而自昏其智,均非养生善后之道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澹(tán)台灭明:孔子弟子,复姓澹台,名灭明,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4.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是匪肉不食者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B.何以知之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予究其所以然之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则以舍肉之外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考诸群书则信矣。 6.为什么作者希望天下人吃肉“多食不如少食”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因。 鲁有兀者①叔山无趾,踵②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③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④者存,吾是以务⑤全之也。夫⑥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⑦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⑧之人乎!” (节选自《庄子全译》,贵州人民-出卷网-) 【注释】①兀者:被砍去脚趾的人。②踵:脚后跟,这里指用脚后跟走路。③不知务:不通晓事理。④尊足:即尊于足,“尊足者”意思是比脚更尊贵的东西,这里指道德修养。⑤务:务求,努力做到。⑥夫:语气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