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0695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29036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国家,出路,探索,列强,侵略
  • cover
(课件网) 一条金色的巨龙贴着地面挣扎着: 它的头被东洋人压着;全副武装的法兰西和德意志正切割着它的四肢; 沙俄和英吉利正为了龙尾争得怒目圆瞪、磨刀霍霍;美利坚在一旁剥着龙鳞 动弹不得的巨龙口吐鲜血,无能为力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肢解…… 面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剧,中国人民该如何救亡图存,探索国家的出路?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洋务运动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时空观念 线索一:列强侵略不断加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线索二:中国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演变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原因: 【易错辨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不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①根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外因:鸦片战争激化中国阶级矛盾。 ③直因:连年自然灾害; 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2年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1856年 天京内讧 1861-1864年 安庆失守 天京陷落 爆发: 定都: 转折: 失败: 建制: 鼎盛: 北伐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 《资政新篇》 (二)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三)纲领: (四)失败的原因:①②③ (五)评价: 1、1853《天朝田亩制度》 2、1859《资政新篇》 3、评价:革命性、空想性 【易错辨析】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它是洪仁玕根据自己接触的西方文化制定的,没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没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①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列强乘机发动二鸦 ③打击清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汉族官僚势力壮大,中央权力下移(中央集权衰落) ④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教训: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重点探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政治上,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 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发展交通运输业,修铁路、公路、河道,行驶轮船,办邮政;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奖励民间开矿、制造火车轮船及其它发明。 文化风俗上,主张设学馆、医院,办公共福利事业,反对封建迷信和腐败习俗。 外交上,主张自由通商,交流文化,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 ———整理自洪仁玕《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原则?反映了农民怎样的愿望? 原则:平均主义原则; 愿望: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追求社会财富平等 (2)《资政新篇》提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政策:仿效发展资本主义 问题:农民革命应对向何处去 (3)两个文件的结果是什么?根源是什么? 未能实施,时代的局限 【教材补充】晚清统治集团汉族官僚势力的壮大 倚重汉族官员是清朝后期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镇压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他们自招兵将,自筹粮饷,兵归将有,层层效忠,形成独立的军事体系,成为能同太平军对抗的主要力量。另外,曾国藩等汉族官僚管辖的地区,不仅是太平天国活动的重要地区,而且也是外国侵略势力深入的地区。在共同对付人民革命的基础上,曾国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