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147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62792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滨小城 美丽的小兴安岭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习作:这儿真美 壹 诗中江山美如画 贰 最美城市我推荐 叁 美丽华夏我来绘 探寻山水雄奇 领略西湖神韵 共赏洞庭月景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滨小城 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 这儿真美 跟着课本去旅行 跟着课本去旅行 第一站 跟着诗人去旅行 第二站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四站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三站 《海滨小城》 古 三 诗 首 第一课时 穿越时空 走进古诗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天门山 西湖 洞庭湖 写景 潋滟 空蒙 楚江 总相宜 望洞庭 淡妆浓抹 镜未磨 liàn yàn méng chǔ yí tíng mǒ wèi 多音字我会读 磨 mó mò 磨盘 磨刀 磨面 石磨 抹 mǒ mā 抹布 淡妆浓抹 抹粉 mò 抹墙 探寻山水 感悟雄奇 看到什么; 看出了什么(感受); 如何看出(写法); 为什么看出(背景) 看,向远处看。 盼望,希望。 拜访,问候。 声誉或享有声誉的人。 看到什么 看出什么(感受) 借水写山 借山写水 山水之间 壮阔 如何看出(写法)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雄奇山水来欣赏 出 一个“出”字化静为动,诗人的船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逐渐靠近自己就像张开双臂欢迎他。生动写出了青山迎面而来的动态美。 你觉得诗人站在哪里,看到这壮美之景的? 看到什么 看出什么(感受) 借水写山 借山写水 山水之间 壮阔 如何看出(写法) 为什么看出(背景)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寄情万物,四处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二十五岁时,他离开家乡,乘船出巴马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望着眼前的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为什么看出(背景) 看到什么 看出什么(感受) 借水写山 借山写水 山水之间 壮阔 如何看出(写法) 为什么看出(背景) 壮丽 雄奇山水来欣赏 天门中断楚江开, 楚江 长江 诗意:浩浩荡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从中间断裂 分开 传说中这天门山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阻挡之势将它劈开。再读这句诗,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 雄奇山水来欣赏 碧水东流至此回。 1.回旋 2.回转,改变方向 3.返回 回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雄奇山水来欣赏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想象画面,说说你见到了怎样美丽的景色? 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句,读出江水的汹涌澎湃。 借助注释 抓关键词 想象画面 雄奇山水来欣赏 总结方法 雄奇山水来欣赏 借助刚才的方法,小组合作,说说后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小组合作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雄奇山水来欣赏 出 出现 青山不会动,为什么诗人却说它“出”呢?孤帆又是怎么“来”的呢? 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雄奇山水我来诵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天门山 天门 楚江 , 碧水 。 青山 , 孤帆 。 古 三 诗 首 第二课时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苏轼 知晓诗题 诵读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饮酒游湖 交代地点: 西湖 交代天气: 先晴天后雨天 看到什么 看出什么(感受) 如何看出(写法) 为什么看出(背景) 比喻 多次看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有大量时间与山水相伴,因此,他仔细关注了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将所有的爱倾注在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