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食品安全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背景 小学时期,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近期学校周边小摊贩售卖的各类“三无”食品,因其色彩鲜艳、包装新奇以及低廉的价格,深受部分学生的喜爱。这些“三无”食品往往卫生条件差,原材料来源不明,含有大量添加剂,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开展此次食品安全主题教育班会。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辨别“三无”食品与合格食品,熟知购买食品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各项注意事项,全面了解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2.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习惯,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健康饮食的强烈意识。 3.行为目标: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坚决地抵制“三无”食品,学会正确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等。 三、活动准备 1.教具: 广泛收集各类食品包装袋(盒),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三无”食品与合格食品,涵盖零食、饮料、主食等多种类型,确保能够全面展示不同食品的特点。 制作一套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卡片,内容详细涵盖食品选购的要点,如查看食品标签的具体内容、如何识别正规生产厂家等;详细阐述不健康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如高油、高盐、高糖食品可能引发的疾病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如食品储存方法等。 设计并制作一块“食品安全知识树”展板,树干部分写上“食品安全知识”,树枝和树叶部分预留空白,用于后续活动中张贴学生总结的食品安全要点。 2.学具:提前通知每个学生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白纸,用于记录和制作健康食谱。 3.环境布置: 在教室黑板上精心绘制“食品安全乐园”主题画,画面中描绘各种新鲜、健康的食品,如红彤彤的苹果、绿油油的青菜、装满牛奶的杯子等,旁边配上微笑的太阳和可爱的云朵,营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传达健康饮食的理念。 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色彩鲜艳、醒目的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如“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食品安全系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等,让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瞬间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食品安全教育氛围。 四、活动流程(时长:40分钟) 第一环节:食品大揭秘 1.展示食品包装:上课伊始,教师将事先收集好的琳琅满目的食品包装袋(盒)整齐地摆放在讲台上,形成一个小型的“食品展示区”。随后,热情邀请几位学生主动上台,从这堆食品包装中挑选出他们凭借直觉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 2.初步讨论:待学生挑选完毕后,教师微笑着询问每一位挑选的学生,让他们详细阐述挑选的理由。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食品包装的外观、印刷质量、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污渍、标识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初步观察。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食品有问题呀?是包装看起来不太干净,还是发现它缺少了什么重要信息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为后续深入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挑选食品包装这一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开始主动关注食品的外观特征,为接下来系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知识小课堂 1.讲解食品安全知识:教师手持食品安全知识卡片,以生动、易懂的语言,系统地讲解“三无”食品的严格定义,即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展示的“三无”食品包装,指出其缺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