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4312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7092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内嵌,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11.2 犯罪与刑罚 中学生小周、小段沉迷网络游戏,经常翻墙逃课到学校外面的黑网吧上网。零花钱用光了,没钱继续上网,二人便商量着找人“借”点钱花。二人找到同学小黄向其索要钱财,小黄不给便用刀威胁、殴打小黄,最后用刀刺伤小黄,抢走小黄随身携带的500元现金。经鉴定,小黄构成重伤二级,最后小周、小段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小周、小段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二人抢劫并造成了被害人重伤,他们受到了刑罚处罚。 思考:小周、小段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他们承担了怎样的后果?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 视频中男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他承担了怎样的法律责任? 一、刑法的作用 一、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为何两个行为类似,但性质不同? 社会危害程度 违反法律 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法 二、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相同点 一般违法行为 (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 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 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 是否违反了法律规定 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 √ √ √ √ √ 总结: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不同点 一般违法行为 (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 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触犯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危害较轻 危害严重 民事法律规范或 行政法律规范 触犯了刑法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 责任 受刑罚处罚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总结: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二、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二、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犯罪的含义: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③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以案说法: 15岁的中学生王某,多次在校外聚集社会青年,抢夺学生财物多达1000多元,最终被公安机关一举抓获。 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受到刑罚处罚 王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吗?结合材料说明判定理由。 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①抢夺他人财物1000多元,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并且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受到了刑罚处罚。所以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二、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三、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主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 罚金 剥夺 政治 权利 驱逐出境 没收财产 含义: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 分类: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周某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