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44366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163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法治
,
道德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PPT
(
课件网
)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 体会中华人文精神的深远影响,涵养和谐相处、俭约自守的道德情操。 健全人格: 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学会运用人文精神涵养品格,实现人生价值。 新课导入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A: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B: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C: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思考: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笔记: 1.中华人文精神的意义。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2.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 新课讲授 (一)读经典,析处世方法 (二)荐好书,悟教化思想 (三)赏国画,品美学追求 (四)诵诗词,体生活理念 (一)读经典,析处世方法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礼记·乐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活动一:经典解读 思考:1.什么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为什么要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请举例。 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笔记: 3.什么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4.为什么要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二)荐好书,悟教化思想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有请好书推荐官为我们推荐好书,分享读书感悟。 活动二:好书分享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2.这些文艺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笔记: 5.什么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6.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有什么作用?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三)赏国画,品美学追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年国庆期间,电影版《只此青绿》盛大公映,再次掀起了人们对电影创作来源《千里江山图》的热议。请同学们结合课本60页-61页相关链接,一起鉴赏《千里江山图》。 活动三:国画鉴赏 思考:《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美在哪里? 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笔记: 7.如何理解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四)诵诗词,体生活理念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活动四:诗词诵读 思考:你感受到了陶渊明怎样的生活理念? 这种生活理念在今天有什么作用? 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九年级上册(8份打包)(2025-02-20)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检测(含答案)(2025-02-20)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无答案)(2025-02-20)
男生女生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5-02-20)
第九课 珍视生命单元检测(含答案)(2025-02-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