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4404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85496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视频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 的践行者 素养目标 1.正确认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贫、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修养) 2.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健全人格) 3.培养自己的爱与责任意识,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新课导入 说一说:同学们对这首歌熟悉吗? 同学们,孤勇也算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歌词传达了无私奉献和勇敢坚强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歌声,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德足迹,去做一名美德践行者。 一、见微知著———寻美德人 说一说:阅读材料,请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 生活观察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徽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 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2024《中国好人》 徒手爬楼救下火灾中被困女孩的退役军人许亮 扎根团场36年的粮食研究员杨志刚 义务理发55年的八旬老党员赵晓凤 行走东非的“中国好医生”仵民宪 想一想:从这些故事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贫、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精神…… 二、躬身践履———做美德者 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物理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科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 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人物? 探究与分享 于敏 思考: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力,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1981年3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山区生态治理,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李保国和他的困队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个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 李保国还为群众办夜校,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山万岭披上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 探究与分享 李保国 谈谈敬业乐群的人,他们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1、听孟二梅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023年7月30日,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北京遭遇连续强降雨,导致丰台至沙城铁路发生严重水害。此时,孟二梅临危受命,迅速响应,组织社区干部和居民全力救助滞留乘客。在疏散过程中,孟二梅和社区干部、铁路工作人员一道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