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4407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85688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视频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素养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道德修养) 2.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树立礼义廉耻荣辱观念。(健全人格) 3.能够将中华儿女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兴衰、民族存亡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新课导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仁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谚语吗? 同学们,这些美德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也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德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构建精神小屋,丰盈精神世界吧! 一、跨越古今———话说美德 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负荆请罪 闻鸡起舞 程门立雪 生活观察 孟母断机 管宁割席 以人为镜 演一演:你所熟知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经典情节。 想一想: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言传身教、专心致志、尊师重道、学会反思...... 二、薪火相传———记录传统 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 探究与分享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悌忠义、礼义廉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重和友善;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信,指讲诚信;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廉,指廉洁奉公;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相关链接 黄粱温席 大禹克俭 朱云折槛 说一说:小组内分享“忠悌孝义、礼义廉耻”的相关人物事迹,制作书签卡片,并在全班进行展示。 意义:是判断一切是非、善良、荣辱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三、逐光而行———挺膺担当 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要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阅读感悟 谈谈你对“墨悲丝染”典故的感悟。 看一看:《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俞鸿儒:时代塑鸿儒 结合课前搜集资料,为其中一位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设计颁奖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