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生物学 (60分钟,100分) 自信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认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一、卷面书写(3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下列空间站中的场景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航天员在太空厨房中加热饭菜 B. 种在太空菜园中的生菜种子萌发了 C. 航天员日常体能训练后出汗 D. 高速通信处理器可以传输画面数据 2. 某学校初一学生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自制了水族箱饲养金鱼,以下是他们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操作,你认为恰当的是( ) A. 利用透明材料制作水族箱,便于观察 B. 在水族箱内放满自来水,给金鱼充足的空间 C. 一次性多投喂鱼饵,保证金鱼获取充足的营养 D. 自制水族箱首先考虑美观,再考虑科学性 3. 下图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过程图,其中图丙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建构模型 B. 归纳 C. 查阅文献 D. 观察 4. 生物学问题通常需要运用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有关红绿色盲的研究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道尔顿依据事实证据发现了红绿色盲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思维 B. 孟德尔、摩尔根等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揭开了红绿色盲形成的奥秘 C. 不需要研究工具,仅通过科学思维就发现了红绿色盲的基因 D. 由科学思维证据得到结论必须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 5.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区分事实和观点十分重要。下列叙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密密麻麻的藤壶形似一座座小山,但它是一种生物 B. 马歇尔发现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胃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 C. 法布尔观察到萤火虫幼虫在捕食蜗牛 D. 部分年轻人认为饮用高氧水能以比呼吸快10倍的速度补氧 6.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关于归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B. “鱼都用鳃呼吸,所以金鱼也用鳃呼吸”这里运用了归纳推理 C. 归纳虽常用于科学研究,但日常生活中同样会用到 D. 归纳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7. 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花盆中各种下10粒大豆种子,实验方案如右表。若这位同学想探究湿度是否会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则上述设计方案中的①②应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湿润 乙 向阳处 ① ② A. 10、干燥 B. 20、干燥 C. 10、湿润 D. 20、湿润 8. 在观察林地中的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什么” B. 观察动物以不影响动物正常生活为前提 C. 植物开花结果时比较花或果实的区别 D. 多次观察结果不同时,以最后一次为准 9. 19世纪中期人们不知道导致肉汤腐败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肉汤自身产生的,而是从外界空气中进入肉汤的。对此巴斯德设计并实施实验为人们揭示了肉汤腐败的原因。以上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过程(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制定方案并实施方案 D. 得出结论 10.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我们会看到许多实验器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③ B. 用②来吸取试剂时,要将试剂吸入胶头 C. ①通常用于夹取材料 D. 培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时要用到④ 1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