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 学 课 件 3.5多普勒效应 第三章 机械波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01 02 目录 CONTENTS 多普勒效应 PART 1 速度与激情 是方程式赛车吸引人的核心要素之一。赛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超过350公里,这种速度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是无可比拟的 。如果你在赛道之外观看,会听见发动机声音时高时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带着女儿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 1.定义: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一、多普勒效应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解释? 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数得的人数与实际通过的人数相同。 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数得的人数变多。 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数得的人数变少。 → ← 2.成因模拟: 在模拟实验中,人不表示介质中的质点,只代表传播中的波峰或者波谷,于是“过人频率”就代表波的频率。 ①波源振动频率f: ②观测者接收的频率f ′ : 3.几个基本概念 究竟波源的频率和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关系如何? 波源每进行一次全振动,就向外发出一个波,称为一个完全波,波源的频率就等于单位时间内发出的波的个数。 单位时间内观测者接收的完整波的个数。它决定了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 4.运动和频率的关系 波源的运动情况 观察者运动情况 频率的关系 波源静止 观察者静止 观察者接收频率 波源的频率 波源静止 观察者朝着波源运动 波源静止 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 波源朝着观察者运动 观察者静止 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 观察者静止 等于 大于 大于 小于 小于 5.多普勒效应的产生不取决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观察者在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移动时,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多普勒效应成因分析 01. 例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如 图乙,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点C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点C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D 例2.如图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 波峰。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 A.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多普勒效应 (2)波源正在移向_____(选填“A”“B”“C”或“D”)点。 (3)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_____(选填“A”“B”“C” 或“D”)点。 D A B 例3.一频率为600 Hz的声源以20 rad/s的角速度沿一半 径为0.8 m的圆周(圆心为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观察 者站在离圆心很远的P点且相对于圆心静止,如图所示, 则观察者接收到( ) A.声源在A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600 Hz B.声源在B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600 Hz C.声源在C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600 Hz D.声源在D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小于600 Hz B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PART 2 1.测速仪 你知道多普勒效应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 多 普 勒 测 速 一、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