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8292

15 无言之美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79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无言,之美,同步,分层,作业,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无言之美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艺术的极境就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阒寂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____,更不因为它处在无人问津的山谷而顿失意韵。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A.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 B.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C.其间蕴含的生活情调和审美意趣,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湮灭 D.有很多古诗词描写兰花,借兰花抒写自己的志趣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小的印章包含着宏大的命题。它既包含篆刻、拓印等艺匠技艺,又涉及文字学、考据学、史学等金石之学,____,____,____,____,____。存印者,存印人精神之品是也! ①因为印章是对中国文字之艺的诗性表达,无言却深蕴,方寸有山河 ②是一个超乎一般想象的异常宏博的领域 ③这里有文与字的神会,有虚实方圆的天地,有操刀执印者的胸襟与志趣 ④均是对文字有担当、有想象、有耕耘的人 ⑤执刀向印的人,不论工匠或文人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②⑤④ C.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④③①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秋风送爽之时,那乐音穿林渡水而来,自然使人心旷神怡。 B.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 C.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欣喜之感。 D.表面上信手拈来的从容,莫不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譬(p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 B.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chēng),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C.美人卷珠帘,深坐颦(pín)峨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D.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廖。悲笳(jiā)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5.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未言情,但含情,言不尽意,值得玩味。 B.“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这是个假设复句。 C.“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这句话的主干是“文学是美术”。 D.“铢两悉称”“无言之美”“言不尽意”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⑤⑥②①④③ D.⑤①②⑥④③ 二、填空题 7.读课文,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 三、语言表达 8.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联系课文内容,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取一例,写出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 【材料一】 留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一般是作者欲言而未言之处,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地方。 留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杨景贺《此时无声胜有声———说说文学中的留白艺术》 【材料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