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下列常见的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矿泉水 C.豆浆 D.自榨橙汁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饮料罐隔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摇动混合后即可制冷。该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氯化钠固体 D.生石灰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乳化后形成的乳浊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所以能导电 4.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了结晶方法的是( ) A.海水晒盐 B.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 C.除去水中的泥沙 D.分离豆浆和豆渣 5.下列为配制5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6.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加入生石灰;④加入石灰石;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以上能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 ℃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a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b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的浓度大于b溶液的浓度 8.(2024·辽宁模拟改编)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B.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大 C.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 g D.P点表示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2024·河北中考)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小明用其中一种物质(X)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蒸发忽略不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31.6 61.3 106 NaNO3 87.6 103 125 A.X为NaNO3 B.③中溶液为X的不饱和溶液 C.④中溶液的质量为100 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④ 10.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包括4小题,共40分) 11.(7分)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多晶体冰糖又被称为土冰糖、黄冰糖、老冰糖等,主要成分为蔗糖,颜色为微黄色,表面干燥,没有异味,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也是家庭常用的食品。 在家可以自制多晶体冰糖。取白砂糖和自来水,倒入不锈钢口杯内,置于电磁炉上加热并用筷子搅拌;用烹调温度计测量糖液的温度,分别制取温度为100 ℃、110 ℃、120 ℃时的糖液,然后倾倒于保温碗中,盖上厚毛巾;室内静置7天后取出,观察并记录结晶情况(如表1所示)。 表1结晶糖液初始温度对结晶情况的影响 碗号 初始温度/℃ 结晶率% 结晶情况 1号 100 0 无晶体生成 2号 110 58.45 晶体颗粒比较散碎 3号 120 64.99 晶体较大,晶型美观 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柠檬酸,对结晶情况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柠檬酸添加量对结晶情况的影响 碗号 柠檬酸添加比(对白砂糖质量)% 结晶率% 结晶情况 4号 0 65.30 晶体较大,晶型美观 5号 0.04 67.55 晶体较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