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海—气相互作用 教材 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讲课人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图表 ”是要求学生能通过 图表进行分析,领会“海-气 ”相互作用的地理意义,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球圈层间物质能量流动等 基本原理的认识。要求教师着重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过程来落实课标要求,同时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 多样化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如何影响全球水热平衡的。 2.教学内容分析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最重要的物质,是参与自然地理过程暨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海洋水是地球水圈的主体,水的相态变化与空间位移,对地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全球水热平衡主要是通过海洋和大气中水的运动达成的,其中水汽是联系水圈和大气圈的纽带。海-气相 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尤其事关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防灾减灾。 教材以水分和能量交换为例,说明海-气相互作用的途径、过程,以及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 和大洋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由于海水和大气运动的连续性,区域性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现象会影响相邻海区甚至全球气候异常,进而影响人类活动。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以及必修1 中已经基本了解了水圈、大气圈的概况;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 海水运动的形式等主干知 ;在选必修1书中前两节介绍水体的类型、特征及水体间相互关系,以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地理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就容易理解,且容易有逻辑,学生对于进一步了解异常气候现象更加容易理解。 4.学习目标确定 1.运用图表,说出海-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面对现实中自然现象,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气关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类发展观。 5.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图表,掌握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的影响。 6.课时安排 1课时 7.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新闻视频” 提问: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及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根据视频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内容。 通过视频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水热平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72-73页,完成以下任务: 1.海洋与大气之间如何进行水分交换?并绘制海—气水分交换示意图 2.海洋与大气之间如何进行热量交换?并绘制海—气热量交换示意图 3.根据73页水量平衡原理,写出海洋水支出与海洋水收入、陆地水支出与陆地水收入、总降水和总蒸发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4.根据热量收支状况,结合所学三圈环流和洋流示意图,说明赤道地区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相应答案,并画出相关示意图 让学生对课本足够熟悉,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从课本图文中提取信息。 过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的天气事件。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教师讲解】 问题: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有何不同?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热力环流圈。 【合作探究】 根据视频并结合教材74-75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任务一:厄尔尼诺现象 1.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