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0127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共28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95071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PPT,28张
  • cover
(课件网) 晚清中国的道路探索几经曲折证实: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再度证明: 两党合作的道路难以前行 从中国革命路到中国式革命路 思考:中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程标准: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三、红军长征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工农武装割据,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资料,解读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的斗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内政:形式上统一全国 宁汉合流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军队继续北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外交:反苏亲帝 对苏联:敌对 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断交。 对英美:依附 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 对日本:变化 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逐步转向抗日。 改订新约运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实行反苏亲帝的对外政策。1927年底,蒋介石发表谈话,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联断交。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迟迟不能签约。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经济:民族工业较快发展(1927-1937) (1)原因: ①全国的基本统一。 ②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1935“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1935年币制改革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主要内容共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这一运动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和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的极不平衡的产业布局都起了积极作用;这场经济建设运动为抗日战争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巨大作用;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 【法币政策】1935年实行,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一律使用法币;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