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1688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72638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统编,法治,道德,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懂得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能够自觉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提升道德修养。 2.通过对大量传统美德故事、历史典故、现实生活案例以及文学影视作品等素材的深入分析、比较和归纳,显著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信息整合与提炼能力。 3. 热爱生活,能够自居以中华传统美德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思考交流:1.微尘身上有哪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微尘”坚持做好事却不留名有什么意义? 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01 做自强不息的人 思考:从这些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探究分享 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 交流分享:中国人书写研制氢弹的奇迹表明自强不息具有怎样的作用? 我们应如何自强不息的人?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克服自己的弱点,勇于超越自己。 敢于尝试,具有坚强意志。 ..... 我在行动:请大家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强? ..... 02 做敬业乐群的人 1981年3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 县前南峪村,投身山区生态治理,帮助当 地农民发家致富。李保国和他的团队直接 帮扶村庄40 多个,间接带动百余个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 余次,培训人员9 万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李保国还为群众办夜校,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 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山万岭披上 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 李保国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 思考:李保国的故事说明敬业乐群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链接: 谈谈你如何评价小丁的频繁跳槽? 03 做扶危济困的人 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中国好人”陈昌世30年来,退休不褪色,投身公益事业,情系困境学子。1995年至1999年,他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扶助了7个困难学生上大学;1999年以来,他用家族资金成立助学基金会,共扶助了两千余名困境学生;他还出资支持乡村学校建设,解决了上百名学生入学难的问题。陈昌世曾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十佳爱心大使、“湖南好人”等荣誉。 思考分享:陈世昌体现的传统美德有何重要意义?我们应如何践行这一美德?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 人恒助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