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观察一瓶水》教案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④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认识到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2.科学思维 (1)对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并描述。 3.探究实践 (1)通过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 4.态度责任 (1)在观察水的特征过程中,养成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认识到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难点:通过水与牛奶的对比观察,能辨别水是无色的,区别透明与无色属性的不同,并根据水在各式容器中状态各异,认识到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 学生:一杯水、一杯牛奶、一瓶洗发液、相同形状的透明杯2个、小瓶子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4个,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3】 出示一幅大自然环境中流动的水———瀑布的图片,点明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水,大自然中有很多水。 出示一杯水,点明“我们的生活和水密切相关”。 提问:“水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于水的认识,预设:水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 隐含了水会流动、无色的特征,但瀑布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呈现了白色,实际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简单解释即可。 了解学生对谁的前概念认识。 探索 【PPT:4】 1.提问:如何观察一杯水?观察哪些方面的特征? 2.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观察方法: 用眼看:颜色、形状; 用鼻闻:气味。 (强调不要随便使用舌头去尝任何物体。) 【PPT:5-7】 (一)观察水的颜色。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水的颜色的探索活动: 与牛奶对比,观察水的颜色; 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同时留意学生的记录单上有没有混淆“颜色”与“透明度”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对比观察,我发现: 。 【PPT:8-10】 (二)闻一闻水的气味。 1.教师组织学生闻一闻水的气味的探索活动: (1)用手扇闻水的气味,并和洗发水比一比; (2)做好记录。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是否正确使用扇闻的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对比观察,我发现: 。 【PPT:11-14】 (三)观察水的形状。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水的形状的探索活动: (1)观察不同容器中水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2)做好记录。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观察,我发现 。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 5.小结: 学生根据前面积累的经验说出会用到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 了解活动及记录要求。 分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预设: 了解活动及记录要求,学习扇闻的正确方法。 分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预设: 了解活动及记录要求。 分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进行分析、推理: 本课主要运用眼睛和鼻子这两种感官进行主要的观察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无色”这一概念,教材设计了将水与白色牛奶进行对比观察。通过和牛奶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水并不呈现白色或任何其他颜色。 为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无味”这一特征,教材设置了水与具有明显香味的洗发水的对比实验,通过这种直接的感官对比,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水的“无味”特征。 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对比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不同容器中水不同的形状,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研讨 【PPT:15-18】 教师组织班级研讨问题一: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教师组织班级研讨问题二:鱼缸里的水静止后,水面还会像这样弯曲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