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 传承者 感受核心思想理念的深度,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积极态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树立仁爱,正义,诚信等的优秀品质。 领略核心思想理念的智慧与价值,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 难点 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 2024年12月4 日22时12 分,中国申报的 “春节 ———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在巴拉圭共和国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 44 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 的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 导入新课 思考:春晚申遗成功有何意义? 点拨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文化传承: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赓续中华文脉,增进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际交流: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经验,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更多中国色彩,也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思考: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地位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 (1)讲仁爱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探究与分享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 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 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 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点拨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①仁爱强调对他人和万物充满爱心、宽容和同情,并愿意为他们付出。②仁爱之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①首先,懂得“亲亲之情”是最珍贵的,以孝悌为本。作为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承担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更应该在精神上尊重、体贴、关爱父母,让父母的身心都得到幸福。②其次,要实现自我超越,爱人达人,推已及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用仁德之心来尊重、同情、关爱别人。③再次要有恩惠之心,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最后,要有博爱之心、恻隐之心,爱护动植物,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周围的动植物和谐相处。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1)讲仁爱 国家从就业、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 ①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②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重民本 相关链接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