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漫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篇贫瘠的落后土地,然而就是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一起踏上黄土高原,去感受安塞腰鼓的风采和魅力。 情境导入 腰 鼓 什么是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长短句式交错使用的节奏、韵律美,学习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体会安塞腰鼓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目标 刘成章 当代诗人、散文家 1937年出生于陕西延安, 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 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作品:《黄土情》《纤丽的阳光》《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 代表作《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作者简介 骤雨( ) 恬静(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蓦然( ) 束缚( ) 磅礴( ) 困倦( ) 瞳仁( ) 冗杂( ) 烧灼( ) 淋漓( ) 闭塞( ) 严峻( ) 震撼( ) 辐射( ) 渺远( ) 戛然而止( ) 大彻大悟( ) kànɡ huì jī mò fù pánɡ bó rǒnɡ zhòu tián juàn tónɡ zhuó jiá lín sè fú miǎo jùn hàn chè 字词梳理 ( )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 )彻底觉悟或醒悟。 ( )声音突然中止。 (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战抖,即发抖,哆嗦。 ( )突然,猛然。 辐射 大彻大悟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惊心动魄 战栗 蓦然 重难点讲解 感知腰鼓 一、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好一个_____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亢奋”“豪迈”“惊心动魄”“震撼”“火烈”“壮阔”“豪放”“有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等。 二、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根据时间顺序,分为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部分。 写打鼓前的寂静,为下文蓄势。 第一部分(1-4): 写表演中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第二部分(5-27): 写鼓声戛然而止,与开头相呼应,以静衬动,写人们沉醉在安塞腰鼓所带来的心境、意境当中,突出它的感染力强。 第三部分(28-30): 第二部分是从哪四个方面来描写腰鼓表演的美的?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同一句话,请找出。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响声; 18-22:击鼓的后生; 23-27:奇丽的舞姿。 分水岭:好一个安塞腰鼓! 打鼓后( ):( )的腰鼓 安塞腰鼓 打鼓前( ): ( )的腰鼓 打鼓中( ):( )的腰鼓 宏伟的场面 雄壮的 ( ) 击鼓的( ) 奇丽的( ) 安静 激昂 响声 后生 寂静 舞姿 1-4 5-27 28-30 14-17: 18-22: 23-27: 5-13: 重难点讲解 品味探究 一、作者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 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像高粱。 从神情写:沉稳而安静 从腰鼓写: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在沉稳而安静的气氛中,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可以说,表演前的安静沉稳是为了演出的火热、沸腾蓄势。 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二、“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 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后生”是指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