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4063

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7060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自然,语言,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5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人类有自己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大自然是奇妙无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跟随竺可桢先生的脚步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情境导入 1.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文语言生动、简洁、准确的特点。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学习目标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教育家。 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攻读气象学。 191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央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和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等。 作者简介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写作背景 忌讳( ) 连翘( ) 纬度( ) 蓑衣( ) 阻挠( ) 翩然( ) zài途( ) qiǎo然无声( ) shuāi草连天( ) xiāo声匿迹( ) 衰 qiáo wěi 销 suō huì náo 载 piān 悄 字词梳理 初读,明确说明对象 重难点讲解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 物候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思考: 哪一个作为题目更好 “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新颖有趣。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门丰产的科学一一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 vs 阅读1—3段,作者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第1段,指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第2段,指出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动物植物间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 第3段,指出“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速读,理清说明顺序 重难点讲解 (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描述现象 (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做出解释 (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推究原因 (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明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顺序 现象 本质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主 次 空间 时间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逻辑顺序 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明确: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