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学们,在一生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次离别,诗人王勃也不例外,那句著名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他写给好友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他们之间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 情境导入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了解律诗在句式、用韵方面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感受唐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作者简介 壹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重难点讲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què huàn qí 贰 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重难点讲解 解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杜少府:王勃的知己好友,姓杜,官职为少府,所以称作杜少府。 之:到、往 任:上任 蜀州:今四川崇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解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què 城阙: 五津: 指长安,送别之地。 代指蜀州,杜少府上任之地。 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对照,衬托出远行者和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之情,“风烟”与“望”字之中,已露惜别之意,关切之情。 三秦辅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huàn 进一步写送别心情:彼此的宦游感受是一样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 与你离别,心中有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是慰人也是自慰,情景交融,乃是全诗最精警之处。情调积极乐观,给人鼓舞力量。 四海之内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如近在身边。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qí 无为: 岐路: 沾巾: 不用,不要。 岔路口。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都是青春年少,自当奋发有为,怎可泣下沾巾。 尾联相互劝慰勉励,表现双方的惜别,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 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地泪湿手巾。 叁 学习写法,品读语言 重难点讲解 语言与写法 全诗具有乐观的情调,思想境界也高出一般送别之诗。风格质朴清新,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跃然纸上。 朴素无华是本诗的艺术特色,作者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书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 课堂小结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首———写景,气势宏伟 颔———抒情,劝慰友人 颈———思念,友情深厚 尾———壮别,点明主旨 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课堂板书 1.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格调低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作用)。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相隔千里,也会觉得近在咫尺(内容)。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