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4182

19.登勃朗峰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2782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登勃,朗峰,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9 登勃朗峰 ———马克 吐温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未知的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爬山,我们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绮丽;登顶,我们可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今天,我们随着马克·吐温的脚步,去勃朗峰来一次绮丽之旅。 情境导入 1.梳理游踪,理清行文思路,了解所写景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2.把握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相结合的写作技巧,体会其效果。 3.品味“马克·吐温式”幽默的语言,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 勃朗峰简介 勃朗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人称“阿尔卑斯山之王”,也是欧洲第一高峰,海拔4810米。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季不融化,白雪皑皑,故勃朗峰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是阿尔卑斯山最大旅游中心。 翌日 俯瞰 妩媚 皑皑 颠簸 巉峻 拾级 霓裳羽衣 纷至沓来 沟壑 醺醺 络绎不绝 轻歌曼舞 màn wǔ shè yì kàn chán hè chánɡ ái bǒ tà luò yì xūn 字词梳理 次日。 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 【翌日】 【络绎不绝】 【瞬息万变】 【纷至沓来】 明确旅行任务 吸引我们的永远是远处的风景,看了勃朗峰的风光介绍,我们班级“奇妙旅行团”将参考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开始“勃朗峰一日游”之旅。 任务一:理旅游路线 任务二:赏沿途奇景 任务三:识奇人趣事 壹理旅游路线重难点讲解 快速浏览全文,将一些表示地点转移或变化的词在原文中圈画出来,明确作者的游踪,带领大家重走旅行之路。 任务一:理旅游路线 理旅游路线 沙蒙尼 到达阿冉提村,雇车下山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半小时, 勃朗峰映入眼帘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 马蒂尼(徒步出发) 拾级而上,看山峰奇形怪状 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准备进发 梳理全文的行踪 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 抵达阿冉提村前 在峰顶高地逗留 沿河谷前往沙蒙尼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写了上山下山的过程。 理旅游路线 根据作者的游踪,文章结构层次划分为几部分? 理文章结构 上山写奇景 第一部分 (1-6) 下山写奇人 第二部分(7-11) 时间顺序 贰赏沿途奇景重难点讲解 在梳理路线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也注意到勃朗峰风景奇丽,美不胜收,你会推荐哪一处风景进行打卡拍照呢 任务二:赏沿途奇景 赏沿途奇景 跳读1-6段,说一说你会推荐哪一处风景进行拍照?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从修辞、观察角度、感官、联想等方面思考。 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第2段) 文章的第2自然段描写了黑首道的奇美风景 ,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突出了水清澈急湍、山险峻陡峭、丘岗青葱翠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在旅途过程中看到美景的喜悦之情。 欣赏奇景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比喻手法 山峰 “美女的纤指”“塔糖” 山峰形状奇特的特点,富有画面感 比作 表现 欣赏奇景 欣赏奇景 思考:勃朗峰的奇幻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抒发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