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4813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2月月考(五)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699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月月
  • cover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2月月考(五)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近岸海底由一种或几种海草连片形成的“海底草原”,称为 “海草床”。近年来, 受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海草床呈现明显的退化趋势。我国海洋工作者采用遥感技术对“海草床”监测,然后用“根状茎绑石法” (用麻绳将海草的地下茎绑缚在石子上)和“泥丸播种法” (泥土把种子包在里面)在滩涂上播种。 图1为海草床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海草床所具备的调节服务功能是 A.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B.净化海水 C.增加海洋资源供给 D.涵养水源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草床”,能精确测量 A.覆盖面积的变化 B.退化区的经纬度 C.海草的生物量 D.海草床的结构 3.用“根状茎绑石法”和“泥丸播种法”播种,是因为 A.海水光照和温度低 . B.人类对海洋的污染 C.滩涂营养盐的缺乏 D.海流和风浪影响大 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多年冻土的大规模解冻,在湖泊密布且土壤富含地下冰的北极沿海低地地区,冰楔 (即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冰体,剖面呈楔状)融化导致的地表沉降,引发了湖泊排水问题,造成湖泊在数周甚至数天内消失。在湖泊排水后,北极植被开始在排水湖盆中定植,并开出大而鲜艳的花朵, 形成“北极绿洲”。据此完成4~5题。 4.北极地区多年冻土解冻导致湖泊排水的原因是 A.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B.植被发育,生长耗水增多 C.水源增多,湖水漫溢 D.地表沉降,湖岸倾覆排水 5.“北极绿洲”中植物具有大而鲜艳的花朵的原因 ①增大净化空气作用 ②更好地收集太阳光 ③吸引昆虫等传粉者 ④保护种子免受冻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通常用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来反映省际迁移相对强度的关键指标。 图2示意我国1995~2020年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据此完成6~8题。 6.1995~2020年间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的是 A. 津 B. 沪 C. 黑 D. 浙 . 7.黑龙江省与海南省老年人口省际迁移相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就业机会 C.资源禀赋 D.教育水平 8.结合老年人口迁移现状,海南省目前最需要做的是 A.收紧落户政策 B.加快地产开发 C.完善医疗水平 D.提高消费水平 江西赣州古城三面环水,江面宽阔。北宋时期,赣州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提高,在宋乾道年间 (1163~1173年)建造的赣州浮桥 (图3)全长约400米。整座桥分为33组,由100多只小木船并排相连,用缆绳、钢缆和铁锚牢牢地固定在宽阔的江面上,桥体靠木船的浮力支撑,随着江水涨落而上升或下沉。古时,每天定时断开中间桥段。随着现代交通方式出现,古浮桥已成为赣州市的“国宝” 级文物。据此完成9~11题。 9.北宋时期,赣州建造图中浮桥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是 A.依据运输需求 B.适度超前 C.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D.平衡地区发展 10.赣州浮桥在古时每天定时断开中间桥段的目的是 A.排泄洪水 B.船只通行 C.维护检修 D.渔业作业 11.与北宋时期相比,目前赣州古浮桥不断增强的功能是 A.商贸运输 B.交通通行 C.旅游观光 D.军事防御 据考证,5万年前,利比亚南部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时常受到暴雨侵袭,雨水渗进了砂岩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含水层,厚度从140米到230米不等,其储存量相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