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5749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2160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专题训练 再读课文理解语句段。 ①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nǐ nì)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lǒng lóng)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shí chí)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②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hé hu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1.用“ ”给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介绍了选文的主要人物 及他 的心理。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为什么说“老孩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4.选文中最后一句“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这里为什么用“像是”? 5.阅读。 北京的春节(片段)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惜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前两个高潮分别是: 和 。 (2)文中的“ ”说明灯的数量多,“ ”说明灯的种类多。 (3)短文中提到的《水浒传》《红楼梦》你读过吗?把下面的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王熙凤、吴用、刘姥姥 《水浒传》: 《红楼梦》: (4)片段中哪句话能概括元宵节时的热闹景象?请用“ ”画出来。 课内阅读。 材料一 ①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热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②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材料二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来、柔、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