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一、教材内容分析 坚持依宪治国是国家和公民共同的责任,广大公民包括青少年学生,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学生的宪法意识,需要拉近学生与宪法的距离。本框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法律地位,从而建构起对宪法的基本认知;通过宪法文本的解读以及与其他普通法律条文的对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由浅及深,由表及里,体悟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二、学情分析 由于当前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有些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些人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国家缺乏基本的总体性认识,不能理性地看待国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不能积极有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框架,系统地掌握宪法的特点和法律地位,从而建立起宪法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来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产生、本质、法律地位。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权威。 2.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3.了解和认识宪法的构成,知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五、教学资源(或教学准备): 情景创设、精选案例、PPT制作 六、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阅读指导法、案例分析法 2.学法指导:自主阅读法、合作讨论法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智勇大冲关: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宪法了解多少? 1.“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2.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 3.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经过了几次修改? 4. 现行宪法共几章,多少条? 设计意图:引入本课课题。 (二)新课教学环节 【活动一】 出示材料: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 学生观察课堂图例及材料内容,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学生思考并分享答案。 教师归纳:宪法由四章内容构成,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发展历程,认识宪法的构成和本质。 【活动二】 出示材料: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思考:上述三段材料内容,分别说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分析并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