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7111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 写作 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件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53404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
  • cover
(课件网) 写出人物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 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物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印象。 ———叶圣陶 导入 学习任务 任务一:回归课本·归纳方法 1.学会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2.多种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3.典型事件,凸显人物精神 4.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 任务二:范文引路·借鉴写法 任务三:写作实践·学以致用 任务一:回归课本·归纳方法 1.填写表格,梳理本单元课文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 “写出人物特点”写作手法梳理表 篇目 人物特点 写作手法 《邓稼先》 《说和做》 《列夫·托尔斯泰》 《孙权劝学》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1.填写表格,梳理本单元课文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 “写出人物特点”写作手法梳理表 篇目 人物特点 写作手法 《邓稼先》 《说和做》 《列夫·托尔斯泰》 《孙权劝学》 热爱祖国、忠厚平实 从不骄人、身先士卒 记述典型事件 运用对比手法等 治学严谨、英勇无畏 热爱祖国、言行一致 记述典型事件 运用细节描写等 睿智深邃、心系人民等 先抑后扬 运用细节描写等 知错就改、善听建议 学习勤奋刻苦 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等 任务一:回归课本·归纳方法 2.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特点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描写对象,寻找人物特点,并将特征放大突出。 这两幅漫画分别是谁? 爱因斯坦 鲁迅 任务一:回归课本·归纳方法 2.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特点 通过和原本图片的对比,你能发现漫画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吗? 鲁迅:浓眉、浓发、浓须(“一”字须),神情严肃,让人联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 爱因斯坦:爆炸式的白发、白须、大鼻子、布满皱纹的消瘦的脸,凝望的眼神 任务一:回归课本·归纳方法 2.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特点 方法小结:如何抓住人物特点 (1)仔细察看。即通过耳朵、眼睛等感官直接感知、摄取人物在外貌、语言、行 动、心理各方面的信息。 (2)比较差异。可以横向比较,即观察“这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细微差别。 (3)筛选特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细节。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写人方法 3.多种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外貌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绝不止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抓住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 例文展示: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这些外貌描摹,形象又夸张地将托尔斯泰整体面部特征展现出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写人方法 3.多种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外貌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绝不止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抓住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 注意: ①选取亮点,抓住特征,凸显个性,切忌面面俱到。 ②善用修辞,可适当运用夸张手法强化人物特点。 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写人方法 3.多种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把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