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7400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2024-2025学年鲁教版必修第二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5-11-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018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一,答案,测试,第二,教版
  • cover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2024-2025学年鲁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根据每个县域单元占全区域的面积和人口百分比,可以绘制出“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下图中,实线表示我国某区域(324个县域单元)的“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虚线表示绝对均衡线。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该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县域的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呈正相关 B.83%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20%的人口 C.人口比重小的县域,环境承载力更大 D.人口均衡分布,利于该区域的发展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江淮地区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我国人口密度与海拔和年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3~4题。 甲 乙 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乙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B.两图的横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C.甲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乙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雨量 D.乙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甲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雨量 4.两幅图所表示的论断,正确的是(  ) A.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减小 B.随降雨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大 C.在1 000 m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增大;1 000 m以上,人口密度减速变慢 D.在1 000 mm以下随降水量增多,人口密度增大;1 000 mm以上增速变慢 下图为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四川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B.中东部多,中南部少 C.东部密集,西部稀少 D.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6.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的直接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文化因素 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稳定性。下表为我国2000—2024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人口分布越趋向均衡)。据此回答7~9题。 年份 2000年 2010年 2024年 全国 0.711 0.718 0.735 胡焕庸 线两侧 东南半壁 0.517 0.534 0.566 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 四大地区 东部 0.365 0.398 0.427 中部 0.302 0.305 0.336 西部 0.773 0.765 0.771 东北 0.449 0.459 0.504 7.下列省级行政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的是(  ) A.四川 B.陕西 C.浙江 D.湖南 8.2000—2024年我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了(  ) A.西北半壁人口占比增大 B.我国人口跨省迁移量增大 C.我国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D.东北地区的人口显著减少 9.降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可行措施是(  ) A.增加大城市的数量 B.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C.吸引东部人口迁入 D.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2024年春节期间,上海成为人口流动热门城市。下图为2024年1月19日上海流出人口目的地构成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省(  ) A.面积广阔,地广人稀 B.地势平坦,草原广布 C.靠近上海,位置优越 D.经济落后,人口外迁 11.据某网站迁徙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初一至初四期间上海人口流入规模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政策 C.交通 D.环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2024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据此回答12~13题。 12.推测P1、P2、P3、P4分别表示(  ) A.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 B.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 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13.下列关于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