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8056

小学《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素材

日期:2025-02-21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35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素材
  • cover
小学《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常见的拐骗手段,不仅清晰知晓各类骗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还能明白其背后隐藏的危险。同时,牢固掌握一系列基本的防拐骗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识别潜在危险、如何巧妙应对陌生人等。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演练与互动,学生切实学会以坚定且恰当的方式拒绝陌生人的各种诱惑,无论是物质诱惑还是言语诱导。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能够迅速且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运用所学方法正确求助,从而有效保护自己。 3. 情感目标:显著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培养学生在突发危险状况下冷静思考、沉着应对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拐骗威胁时能够勇敢、理智地应对。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精心设计一系列情景模拟卡片,涵盖各种可能出现的拐骗场景,确保每个场景都具有典型性和教育意义。准备丰富多样的角色扮演道具,如不同款式的帽子、书包、各类玩具以及一些具有迷惑性的小礼品等,以增加角色扮演的真实感。同时,用心制作一张安全口诀手写海报,将防拐骗要点以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2. 学生准备:提前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陌生人怎么办”这一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准备一段简短但有针对性的发言,以便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 3. 教室布置:将桌椅精心围成半圆形,在中间留出宽敞的表演空间,为情景模拟提供充足的场地。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醒目地书写班会主题———防拐骗安全教育”,并适当添加一些与安全主题相关的简单图案,营造出活泼且严肃的氛围。 三、活动流程 (一)导入环节:真实案例引思考 1. 案例讲述:教师神情严肃且生动地讲述一个简短而贴近生活的案例:“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小明像往常一样放学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走了过来。阿姨一脸焦急地对小明说,他的妈妈在上班途中突然受伤住院了,情况很紧急,现在需要小明赶紧跟她去医院。小明一下子愣住了,他心里既担心妈妈,又觉得这个阿姨有点陌生。同学们,你们说小明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 2. 提问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处在小明的位置,你会相信这个陌生人的话吗?为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那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穿着或携带的物品中,哪些信息可能会不小心暴露我们的家庭隐私呢?就像小明身上可能有什么会让陌生人获取到有用信息的东西?”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校服、书包挂件等,思考这些物品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学方法 1. 情景1:陌生人求助 场景设置:学生A扮演一位独自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表情天真无邪。教师则扮演一位看似迷路的陌生人,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手里拿着一张地图,走向学生A。 任务要求:学生A要运用礼貌但坚定的语言拒绝为陌生人带路。例如,学生A可以说:“阿姨,我不认识您要去的地方呢,而且妈妈告诉我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带路。您可以去找旁边的警察叔叔或者其他大人帮忙呀。”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A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既要保持礼貌,又要让对方明确知道自己的拒绝态度。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学生A的应对方式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2. 情景2:物质诱惑 场景设置:学生B在“公园”(教室中间模拟区域)里开心地玩耍着,教师扮演的陌生人拿着一大包诱人的零食和几个崭新的玩具,满脸笑容地走向学生B。 任务要求:学生B要清晰、果断地说出拒绝的理由。比如,学生B可以大声说:“谢谢阿姨,但是妈妈说过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不安全,我不能要。”表演结束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