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8870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94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 cover
三下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组织单元内容,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免》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课文仅三十几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文言多单音节词。比如,“耕”是“种田”的意思,“株”是“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比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宋、冀”等4个生字,写好“守、株、待”等9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等文言词句的节奏停顿;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思维发展: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 创意表达:能抓住故事中宋人的典型行为,想象其心理活动,在交际情境中与宋人展开对话,联系生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文化传承:能自主阅读并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联系生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单元导览,明确学习要求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启第二单元的学习之旅。这个单元,我们将学习一组寓言故事。 出示单元篇章页,读一读单元主题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为什么这么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呢? 交流明确: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关于做人做事的深刻的道理。 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进一步明确学习寓言的要求: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出示单元目录,知晓本单元要学习的寓言故事。 ◎导入 揭示课题,了解出处 1.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本单元的第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同时书空课题:守株待兔 指导理解课题的意思:守:守候;株:树桩(联系注释);待:等待。课题的意思就是:守候着一个树桩,等待着兔子。 2.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韩非子·五蠹(dù)》,流传到现在约有两千多年了。这么老的故事,我们怎么能把它讲好呢? ◎学习任务一 朗读课文,读准字句,读好节奏 1.自读:自己试着大声读读这则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准文中的生字字音:耕、释、耒、冀、为(第二声) 3.集中学习生字:耕、耒、释、冀 (1)字理识字,学习“耒”和“耕”,理解“耕者”。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出示图片。 耕:耕田的时候常常要用到“耒”,所以它的偏旁是“耒”,右边的“井”,在古代指的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