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9062

22.《手指》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80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手指,教学设计
  • cover
《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拇指、接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3.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风趣的语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拇指、接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由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目标 (一)导入课题 1. 听说大家都喜欢漫画,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漫画) 2.这几幅漫画风趣幽默,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我们看后忍俊不禁,知道是谁的作品吗?(丰子恺先生) 3.丰子恺不仅是漫画家,还是著名的作家。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白鹅》,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语言风趣幽默、多处明贬实褒……) 4.看来,丰子恺的文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这篇课文是位于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出示,指名生读) 2.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以喜闻乐见的漫画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漫画之风趣;回顾《白鹅》,调动已知,感受语言之风趣。围绕“风趣”作为切入点,导入自然,为体会本课风趣的语言有效连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有效制定教学目标,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二、预学汇报,整体感知 (一)汇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搔痒 仓库 1.出示第一排。 指名生读。 第一排红色的生字,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平舌音) 齐读第一排词语 2.出示第二排 (1)指名生读 (2)第二排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第一个字都表示动作,都是手指干的活……) (3)后面两个词语,红色的生字都是什么读音?(鼻音) (4)齐读第二排词语 3.出示第三排 指名生读 范读“窈窕”,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前面的字要变调。 齐读所有词语一遍。 指导书写“庸”,撇要舒展,最后一笔是竖,一笔写成。 (二)整天感知全文 过渡:生字新词掌握得真不错!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指名生汇报,相机出示: 是呀,五根手指———(师生合作读) 各有———不同的姿态 各具———不同的性格 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设计意图:检查生字新词,把易读错的字音、难懂的词义分排呈现,每排有针对性地指导,利于学生对生字新词音形义的掌握,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为读懂课文扫清障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以此为教学的点,构建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整体的学习意识。〗 三、了解特点,比较长短 (一)体会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出示提示,指名生读: 1.汇报交流(出示文段) (1)大拇指的姿态是怎样的?(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 (2)他做了哪些事情?(指名生读) (3)他做的事情还真不少,你觉得他做的是什么样的活?(苦活、累活、体力活) (5)是呀!大拇指虽其貌不扬,却能———(相机出示:做苦活、累活、体力活)这便是大拇指的作用。 2.学法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如何学习这一个自然段的? 预设:先圈出大拇指姿态的词语,再读一读他做的事情,体会他的作用。 师:你很会总结方法。这样的方法就是———(出示生齐读:抓重点词感受姿态 从事例中体会作用) (二)了解其他四指的姿态和作用 过渡: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了解其他手指的姿态和作用,出示,指名生读: 1.生自主学习,再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